七十年代部隊里的班長,按照現在的職務等級,最低是中士軍銜、擁有5年以上兵齡。從武器裝備的科技含量上看,現在的部隊也已經與七十年代不可同日而語了,現在的部隊體系更加合成,裝備日趨先進,兵員結構也發(fā)生了顯著變化,士官已經成為部隊建設中的主體力量。
1、清朝進士相當于現在的什么職務?
相當于考上國家級公務員正處級職位,因為縣令是正處級!進士放官一般是縣令,正七品。入翰林的是六品,相當于副廳級,考入國家副廳級職位,按照古代當代招考人數應差不多!入國子監(jiān)讀書,差不多相當于考上北大清華吧,還有高官子女也能直接上,賣監(jiān)生,相當于賣高校文憑!考上舉人想當于考上省級公務員吧!考上秀才相當于考上985這樣的高校吧!入童生,相當于高中畢業(yè)。
2、九門提督等于現代什么職務?
九門提督是干什么的,有人說是看大門的,的確不錯,是看門的,他掌控的是天子之門,京畿大門,九門就是北京內城九座城門,古時各司其職,各類物資,人物走哪個門都有規(guī)定講究。簡單講一下,有走糧車的朝陽門,走酒車的崇文門,正陽門天子專利,宣武門走囚車,煤車走阜成門,西直門走水車,德勝門顧名思義走兵車,安定門走糞車,老百姓走東直門,
九門提督全稱“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”,從一品。這個官從品級到實權是相當的大的,等于清朝皇家禁軍統領,現在軍區(qū)改革了,具體不清楚,按以前的說法,基本相對于北京軍區(qū)衛(wèi)戍司令,九門提督負責皇城所有安全事務,小到巡夜,救火,大到審案斷獄抓捕。歷代對九門提督的人選,最高統制者都是慎之又慎,一般都由滿族勛貴擔任,天子雖然坐擁天下,是三軍總司令,但有時“縣官不如現管”,
3、一級主任科員相當什么職務?
一級主任科員是正科職級的上限。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后,原來的非領導職務全部改套職級,由八個層級擴展到十二個等級,其中科員兩個層級,分別是二級科員和二級科員,副科對應兩個層級,為四級主任科員和三級主任科員,正科對應兩個層級,為二級主任科員、一級主任科員,一級主任科員為正科職級的最高等級。再往上,便是四級調研員,
在經濟待遇上,一級主任科員工資略高于正科實職,差距主要體現在級別工資和職務工資上,整體比正科實職多400-600元每月。其他諸如車補、績效獎勵等一級主任科員和正科實職都在同一個檔次,沒有差異,在政治待遇上,一級主任科員由二級科員或正科實職晉升而來,表面看比正科實職或二級主任科員地位要高,實際上與普通干部無異,既不能享受正科實職的閱文待遇,也無法享受正科實職的參會、匯報等待遇。
在工作待遇上,一級主任科員與正科實職和二級主任科員的工作用房、差旅報銷等標準一樣,雖然工資待遇比正科實職高,但作為科室干部,一級主任科員要接受正科實職的領導。與正科實職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,在晉升空間上,一級主任科員最大的優(yōu)勢是離四級調研員更近了。哪怕正科實職有領導優(yōu)勢,要晉升四級調研員,首先也得小晉一級主任科員,
4、七十年代的兵在部隊是正班長,按現在的部隊職務級別屬于什么級別?
七十年代部隊里的班長,按照現在的職務等級,最低是中士軍銜、擁有5年以上兵齡。我國自1978年開始施行志愿兵與義務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,在此之前,部隊戰(zhàn)士當中沒有志愿兵,都是清一色的義務兵,班長必須從素質優(yōu)秀的義務兵當中選拔,而按照當時的服役期規(guī)定,陸軍士兵服役期為3年,空軍及海軍岸上部隊服役期為4年,海軍艦艇兵服役期為5年。
這就意味著,當時部隊里的士兵僅僅服役兩年就有可能當上班長,因為陸軍士兵只有三年服役期,在班長崗位上干滿一年就將面臨復員,目前,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了?,F在的部隊體系更加合成,裝備日趨先進,兵員結構也發(fā)生了顯著變化,士官已經成為部隊建設中的主體力量,同時,義務兵的服役期縮短為2年,即使表現最優(yōu)秀的義務兵也最多只能當上副班長,畢竟在這為期兩年的有限時間內,不可能把武器裝備的操作使用達到熟練水平,加之班里還有若干名士官,一個只有兩年兵齡的上等兵難以服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