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中間商賺差價,為何線上二手車平臺玩不下去了。二手車生意其實質是中間商賺差價,如今火爆的二手車交易網站貌似想用互聯網思維顛覆傳統(tǒng)盈利模式,然而消費者也不至于很傻很天真地認為這些公司都是慈善機構,當然二手車平臺不能僅僅依靠二手車買賣來生存,這里還要涉及其他的業(yè)務,比如金融貸款、質保、保險等等。
1、瓜子二手車這種“沒有中間商賺差價”,是坑還是真的?
這個我有經驗,曾經幫朋友瓜子看一個車,價格2w,中介費要3000,據說最低就是3000,后面朋友其他渠道買了,花了1.8w。所謂的沒有中間商,瓜子的理解應該是他不是中間商,他只是中介,至于介紹費,高低,他說了算,另外一個最擔心的汽車的毛病,瓜子和一些中間商一樣,都是盡量掩蓋一些大事故我想并沒有廣告說的那么專業(yè)。
2、沒有中間商賺差價,為何線上二手車平臺玩不下去了?
謝邀:沒有中間商賺差價,為何線上二手車平臺玩不下去了?這個問題其實原因挺多的,那我就簡單地來聊一下以下幾點:1、廣告成本太高想要大家知道這個二手車網站,那你必然要做廣告讓大家知道,這個廣告成本太高,動輒幾千萬,高則上億,一般的公司難以承受,主要看能不能夠融到資。這個現象其實我們隨處可見,前幾年地鐵、公交、城市廣場、小區(qū)電梯間、電視上都是二手車網站的廣告,但是現在你基本看不到幾家了,這個太燒錢!2、人員成本太高一臺車成交才能掙多少錢?你要知道服務這一臺車成交要有多少人,從開始的電話銷售找車源開始,然后預約檢查,評估師去進行驗車,合格以后掛到平臺上展示,有意向的人員電話銷售帶去看車,覺得合適以后要門店去復檢,最后簽訂合同,然后進行過戶,
這一套流程下來,賣一臺車需要至少5個人來操作,這5個人員的成本得多少。3、服務費用太高雖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,但是你要知道平臺是需要交服務費的,服務費是按照成交價來收取,這個不同的時間都在變化,我記得最低的大概3500元,最高的得上萬元,這個價錢其實跟車商賺的利潤差不多,有的時候甚至要比車商的利潤還高。
主要的問題在于這個售價,個人想賣二手車,他為何不賣給車商呢?因為車商給的價格低,在網站上賣就是想要賣高價,所以你會看到即便同一個年份的車輛,價格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,因為車主不一樣,想要的心里價格不同,這個售賣價格你平臺沒辦法控制,你只能給車主一個建議的售價,但人家憑啥聽你的呢?人家賣車就是不著急,才掛你平臺上賣的,要想快點出手直接去市場找個車商當天完成交易。
當然二手車平臺不能僅僅依靠二手車買賣來生存,這里還要涉及其他的業(yè)務,比如金融貸款、質保、保險等等,這些才是他們真正賺錢的地方。4、車況把控不好我們在網上經常會看到這些平臺的車輛車況出現問題,這個是很常見的現象,一旦有大量的積累,那必然會出現這種問題。評估師的業(yè)務水平很難把控,這個主要看公司的情況,這類的公司就是一個特點重視銷售,上頭領導的態(tài)度就是非常明顯,我看的就是每個月的銷量。
很多業(yè)務剛開始的時候評估師基本就是大范圍招聘,只要你有點經歷,哪怕你沒經歷的都能干,簡單的對系統(tǒng)進行一個培訓,然后就馬上上崗,實踐中去逐步熟悉吧。當然,現在會好很多了,很多城市不需要那么多人了,人員也在不斷的調整,主要是現在的工資跟那時候也沒法比了,這個崗位的更新換代比較常見,原來的這些網站,你看看宣傳的車源都是個人車源,但是你看看現在平臺的車源,大部分都是車商的車源,跟那個時候也不一樣了。
3、開個二手車行怎么樣,投資多少?
二手車生意其實質是中間商賺差價,如今火爆的二手車交易網站貌似想用互聯網思維顛覆傳統(tǒng)盈利模式,然而消費者也不至于很傻很天真地認為這些公司都是慈善機構,二手車生意重要工種如下:1.二手車評估師——有證的年輕人不如沒證的中年大叔好用,這一行就是靠經驗;2.業(yè)務員——能說會道臉皮厚,沒事兒就打電話回訪潛在客戶,每周量化管理必須每人帶20個客戶實地看車,其次要熟悉相關過戶程序,擔當好中介職能促成交易;3.信息化部門——主要負責客戶數據庫維護,如果能自行開發(fā)一個管理系統(tǒng)和公司網站那就更靠譜了;4.財務部門——這個不用解釋,管好錢就行了;5.人事部門——干這行人員流動很大,有可能某位員工請個假就再也沒來了,趕緊招人吧。